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
专题专栏

营商环境

合伙人单位承办联席会  从“政府主导”转向“生态自驱” “空港合伙人”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信息来源:自贸区沈阳片区管委会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今年3月,沈阳空港经济区鲜明提出“以企业为中心、与企业共成长”的服务理念,推出“空港合伙人”助企服务新机制。以“政府所能”匹配“企业所需”,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最优环境、最好服务,切实为企业助力、为发展赋能。

2025年10月31日,沈阳空港经济区“空港合伙人”联席会三次会议暨产教融合交流大会在沈阳城市学院举行。会议以“聚力空港·合伙同行”为主题,由首任轮值主席单位沈阳城市学院承办,全体合伙人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标志着“空港合伙人”机制已从“政府主导”转向“生态自驱”。

首任轮值主席、沈阳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刘爽在作三季度工作成效汇报时表示,“空港合伙人”机制聚合效应明显,合伙人单位进一步扩容,通过“权益落地+情感联结”双轨并行,政企关系从“管理与服务”升级为“伙伴与共生”。随着“轮值主席”制度落地,平台从“政府引”转向“自主建”。作为首任轮值主席单位,沈阳城市学院牵头走访企业,推动金融、法治等领域主题活动33场次,组内、组间互动达700余户次,企业间“资源互换、经验共享”渐成常态,合作意愿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管委会领导班子及副处级以上干部全员下沉包保,既当“服务员”解决企业诉求,又当“联络员”促进资源对接,推动合伙人间从“陌生”到“互信”、从“单点合作”到“生态共建”。

会上,沈阳城市学院、东软医疗、魔星科技、锦联产业园、沈阳市律师协会、鲁迅美术学院、桔胜科技等单位集中签约,“空港合伙人”生态圈“内循环”迈入实体合作新阶段;“空港合伙人”小程序正式上线,搭建起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平台,以“数字赋能营商环境”让企业服务体验更优质;会议审议通过新吸纳合伙人单位名单,合伙人队伍扩容至146家,覆盖产业制造、科教创新、法律维权、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全周期服务、全链条协同、全社会参与”生态进一步完善,平台辐射力、影响力持续扩大。

企业家论坛环节,10家合伙人单位代表围绕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服务提质等议题深入交流,共话企业发展诉求与合作方向,为区域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协同赋能碰撞智慧火花。

随后的轮值主席交接仪式上,大会对首任轮值主席单位的突出贡献予以充分肯定,接任新一届轮值主席的辽宁山水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洪君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平台服务更贴合市场需求、更精准对接企业痛点。

市政府副秘书长、沈阳空港经济区管委会主任车东育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空港经济区始终将营商环境视为区域发展“生命线”,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以“合伙人”思维重构政企关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能力、支撑保障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围绕真需求、提供真服务”的长效合作体系,以机制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半年多来,合伙人生态已孕育出四大成果。一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沈阳城市学院与智盛铁路、东软医疗等单位在人才培养、学科共建领域达成多项合作;二是“内循环”共赢扩大,30余家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联动自贸金融服务中心帮助企业融资38.49亿元;三是产业协同升级,推动省机场集团牵头成立“辽宁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落户空港,为低空经济拓展新空间;四是品牌影响力攀升,合伙人单位从128家增至146家,“空港合伙人”已成为区域营商金名片。

环境优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经济活。今年前三季度,沈阳空港经济区全口径税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6%、20%;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5%;进出口总额156.67亿元,同比增长21%。

下一步,沈阳空港经济区将聚焦“深化互信、扩大开放、精准赋能”三大方向,进一步完善“空港合伙人”机制。一是强化情感联结,通过“合伙人日”“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增进互信,让“一家人”理念更深入人心;二是拓展合作维度,围绕主导产业策划跨区域、跨领域对接活动,推动资源“引进来+走出去”;三是优化服务供给,针对企业需求动态调整权益清单,提供跨境金融、跨境数字等特色“定制化”服务,让合伙人“轻装上阵”,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供稿:营商环境建设局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主办单位: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管理委员会
电话:024-83777911 传真:024-8377700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92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547号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2416号-2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