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沈阳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自贸区“双循环”节点平台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根据提案有关建议事项内容,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释放“双循环”节点平台优势
自贸区沈阳片区以制度创新推动创新试验任务,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实现新突破。高质量完成辽宁自贸试验区方案中所涉及的全部试验任务;在全市复制推广全国自贸区经验278项,复制推广辽宁自贸区经验169项。累计形成5项全国复制推广创新经验,在全国自贸片区中排名第8;形成65项全省复制推广创新经验。在沈阳片区诞生全省首张企业电子营业执照、首单“进口关税履约保证保险”业务、全国首个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单一窗口,率先允许商业银行代理并使用TCBS系统成为国库代理机构等十余项全省、全国首次。全市首家外商投资旅行社注册落户、首次开通出口退税平台、首个新设企业服务专区、首个“国际商会总部基地”、首个银企信息输送平台、首次受理“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等一系列首创性探索,引领了改革创新方向。
(一)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
自贸区沈阳片区结合自身实际,经市政府审定同意后印发的《自贸区沈阳片区关于职权下放和一章审批工作方案》,为省级职权下放的承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21年12月,在省营商局和省直赋权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剔除证照分离改革文件、省政府文件明确要求取消或收回的事项及已转为内部管理事项外,第一批赋权事项应承接88子项,现已完成承接,累计实施办理868件;第二批赋权事项应承接764子项,在政务服务网承接完成率达到93%以上,已累计实施办理1262件。2021年12月10日,自贸区沈阳片区赴省营商局汇报拟进一步争取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思路举措,省营商局针对沈阳片区申请赋权原则要求、程序环节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下一步,自贸区沈阳片区管委会将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和省营商局指导意见,结合体制机制和产业发展实际,扎实做好省级赋权争取和承接相关工作,进一步增强自主决策能力、经济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二)在深化投资领域改革及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方面
自贸区沈阳片区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领域累计形成了26项制度创新经验。吸引433家外资企业入驻,是成立前的20倍,占2017年以来全市新增外资企业一半。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成立前的32.7倍和5倍。一是推进投资自由化。对外商投资企业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实施“信用监管”签证模式,企业申办证书资料准备时间可压缩近60%;证书审核及签证时间可压缩约30%。二是推进贸易便利化。开通国际贸易服务“单一窗口”。加工贸易保税货物集团内部调拨简化保税料件行业内调拨核批手续,将办理时间由原来的近1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保税冷链物流实施提前申报、限时审批、“7×24小时”通关等便利化举措,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
下一步,自贸区沈阳片区将进一步推进贸易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调整综保区桃仙园区规划,确保区划调整通过国家验收。向国家争取跨境电商进口药品零售试点。提升东北冷鲜港多式联运通关效率,畅通海上通道。建设9710和9810跨境电商场站,9710和9810新业务规模运营。加快维修再制造产业发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园开工,全球机床保税维修再制造平台运行。二是拓宽海陆空网一体开放通道。建设中欧班列集装箱堆场,打造物流转运中心,推动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创建,畅通陆上通道。开通沈阳至欧洲、北美全货机航线,服务跨境电商9610出口和宝马汽车零部件进口,畅通空中通道。深化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与本地产业链对接,打造本地集货中心,畅通沈阳商品出口网上通道。
(三)在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面
自贸区沈阳片区以制度创新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在金融创新领域累计形成14项创新经验。一是开展试点试验。在东北地区首次开展QFLP试点,首个QFLP试点基金管理公司获批设立。建立基金企业注册(变更)前置审核机制,集聚基金管理公司63家。二是创新金融服务。开通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应用服务平台,提供金融产品300余个,累计融资对接成功共3961笔。建立线上保函开拓保函业务办理的新模式,一天之内可开出保函。应急转贷帮助国有企业“降本减负”,累计操作转贷业务425笔,投放应急转贷资金470亿元。
下一步,自贸区沈阳片区将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一是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设立外资银行、外资财务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等。二是通过QFLP试点吸引外资投资,系统推进市引导基金出资光控辽宁产业基金的相关立项工作,有序推进省金控集团开展光控辽宁产业基金出资立项相关工作。
(四)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
自贸区沈阳片区以制度创新推动差异化探索,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实现新路径。一是与市国资委联合出台《关于沈阳片区支持国有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在国资国企改革领域累计形成14项创新经验,占全省自贸区52%。机床集团“内创业”模式创新,入选国家级复制推广创新案例;国有企业“三级跳”发展新模式作为我省唯一经验入选国家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二是不断探索国资国企改革新路径。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通过“事转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高科技企业”的三级跳战略,成为东北地区同类国有企业中的排头兵。东北制药集团构建两级市场化的平台式、蜂窝状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大幅提升企业管理运行效率和活力动力。沈鼓集团的差异化薪酬创新建立起具有外部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工资改革月增量大于2000元;子公司差异化混改,彻底解决了四家子公司的连年亏损问题。
下一步,自贸区沈阳片区将继续深入探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有效路径,积极推动沈阳片区以外的国有企业将企业总部和研发、营销、结算、服务中心注册到沈阳片区,鼓励区内外企业联合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完成国家赋予的差异化探索任务。
(五)在打造人才蓄水池效应方面
自贸区沈阳片区正积极加大与浑南区、苏家屯区行政区融合力度,充分发挥两个行政区社会管理功能作用,充分调动两区社会管理人员力量及资源,重点加强对本地高校人才保护力度,加速辽沈地区人才引进及人才集聚。
下一步,自贸区沈阳片区将继续强化人才服务。一是提供服务保障,利用沈阳市人才服务政策,探索制定沈阳片区人才引进特色政策,引导企业重视本土人才使用;二是加强与辽沈高校合作,建立沈阳片区大学生实习基地,联合高校为毕业生贴身制定联合培养计划,提供多种技能培训,做好入企工作“最后一公里”对接保障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区内沈阳国际设计谷、锦联新经济产业园等功能园区,为辽沈高校毕业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保障。
二、关于突出产业集聚发展,发挥好对内“辐射效应”,对外“溢出效应”
自贸区沈阳片区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不断实现新动能。出台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扶持政策,累计兑现扶持资金2.8亿元,累计新注册市场主体2.19万户,占2017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的10%。527家金融类企业落户,比挂牌前增加50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企业数占全市80%以上,金融企业纳税增长10倍。新增创新型企业3000余家,高新企业总量达314家,是成立初期24倍。东软集团软件业务年突破百亿元,服务外包业务排名全国第一。集聚了400家跨境电商企业,占全市95%。2021年跨境电商交易量达1820万单,是2020年单量的10倍,跨境电商交易额32.6亿元,是2020年的18倍,居全省首位。落地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08个,计划总投资1107.4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是成立当年的8.3倍和11.3倍。
下一步,自贸区沈阳片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施新一轮创新试验,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努力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打造新时代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开展新一轮创新试验
全面落实省自贸试验区深化方案和沈阳片区制度创新行动计划。推动贸易便利化创新,开展机床保税维修再制造、邮快跨融合等创新,争取跨境电商进口药品零售、跨境电商O2O线下直提等试点。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完成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跨境人民币便捷支付、中欧班列铁路联运提单融资、金融机构向境外机构和境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等试点。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对标RCEP、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聚焦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东北亚开放合作,提升创新靶向性、系统性、集成性,助力沈阳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上有更大作为。
(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新兴产业集聚,培育壮大新字号。用好科技城叠加优势,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发展创新型、开放型、服务型、流量型和总部型经济,促进新技术、新业态繁荣,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区。推动芯源微高端晶圆设备基地、启迪中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竣工,华光科学仪器产业园、沈阳票据运营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国际冷链保税物流园、艺术品保税展示中心等项目签约落地。探索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海关监管新模式,支持线上线下业态融合发展,布局跨境电商线下旗舰店。
(三)充分发挥辐射溢出效应
1.率先落实RCEP,结合区位优势促进贸易合作。把握RCEP签署实施带来的全方位经济效应,支持区内企业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深耕日韩市场,促进区域贸易合作、稳定,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拓展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空间。一是充分用好原产地规则。结合RCEP以及其他自贸协定,利用原产地规则,特别是累积规则、“背对背”原产地证明制度等,根据沈阳产业特色对交易流程和物流安排进行规划,优化产业和供应链布局。加大协定实施相关培训力度,帮助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熟悉协定规则内容和成员国关税减让情况,熟练掌握原产地证书申领程序、证明材料等要求。二是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进一步推广空运进出口货物提前报关作业模式,在安全可控前提下确保快运货物、生鲜易腐货物快速通关。深化实施海关通关一体化,探索在辽宁省区域内海关监管一致性行政机制。进一步扩大高级认证企业免担保数量和范围。三是推进与东北亚全方位经济合作。按照沈阳片区产业规划,开展面向东北亚的招商引资,推进重点产业集聚。拓展以日韩为主、面向东北亚开放的产业合作国际平台,建设多方合作的示范中心、网络中心和设计中心。加强与日韩俄蒙等国家现有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园区管理、信息共享、产业对接、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境内外园区间双向流动,推动国际园区互动合作。
2.推进制造业与东南亚合作。一是持续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充分发挥沈阳在金属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支持高技术工业机器人产品、高附加值的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持在区内开展飞机、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机床、医疗设备、汽车和铁路机车装备设备维修再制造业务。二是延伸航空制造产业链条。全面融入全球航空产业体系,加快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维修、保养、改装、拆解等产业为一体的全球重要航空产业基地。升级国际飞机检测、大修维护、改装、设施维修保养以及国际飞机租赁、通航运营、飞行培训等服务。大力发展集整机维修、发动机维修、部附件维修、客改货为一体的航空维修产业链,建设航空关键部件保税维修基地。
3.推进跨境电商与东南亚对接。一是完善升级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深化跨境电商出口试点,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加快布局北美、欧洲、日本、韩国、俄罗斯等海外仓。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级,支持专业服务机构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通关、物流、品牌营销、融资、法律等服务。二是优化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环境。建设俄罗斯、日本、韩国等特色商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和特色商品馆。利用RCEP协定生效契机,打造跨境电商单品爆品,建设日韩跨境商品集散地。引导沈阳远达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和网红直播基地协同发展,打造“直播跨境电商+线下体验+保税仓秒送秒达”模式为特征的全球优品智选中心。实施跨境电商“千店培育行动计划”,推动跨境电商与社区体验店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三是探索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创新。积极开展与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商运营企业合作,引进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大跨境电商规模。推动“工业跨境电商”发展,打造工程机械企业跨境(工业)电商项目等工业电商示范性工程。重点支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和“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B2B、B2B2C+O2O(线上对线下)等电商模式发展,鼓励大企业网络集采集销平台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转型。
感谢贵单位对自贸区沈阳片区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