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县博物馆于2015年8月正式开馆,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县级博物馆。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镇馆之宝——铜双鱼佩饰,该文物出土于胜利街道马莲屯村墓葬,是辽代早期契丹族人腰间佩戴的饰物,它代表我县辽金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青铜时代和辽金时期是我县文化最为繁盛的两个历史时期。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存距今已有3000年,属商周时期。辽金两代共历时438年,是我县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考古成果显示,契丹族的形成、壮大、建国直到灭亡,每个历史时期都在我县留有印迹。辽祺州城城址是我县最重要的辽金时期遗迹,位于郝官屯镇小塔子村东,考古工作者在城内采获很多辽金时期标本。如今,小塔子古城已经成为我县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馆内陈列了100多段文字、160多幅图片、1000多件康平历史文物,不仅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无限张力,还记录了我县多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
据了解,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每天对办公区、展示区消毒两次,确保环境安全。目前,县博物馆已开馆一个月有余。现在进入博物馆参观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扫健康码、测温、登记。另外,每周一为博物馆闭馆日,专业人员进行文物安全维护,调节布展灯光,清理展览环境,检查安保设施等。
(撰稿人: 汪洋 赵明亮 王晨曦 审核人: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