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侦探”病因 抢回窒息患者生命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0日    信息来源:沈阳日报

 


 
    “大夫,大夫!”一声声急促的呼救声传来,本来病情已经好转的64岁阿姨突然无法呼吸。电光火石间,辽宁医疗队队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张健犹如一名“侦探”,迅速查清真相,在鬼门关前拽回了口唇发紫、已经休克的老人。


恢复期间  突然无法呼吸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13楼东病区的新冠肺炎病房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王俊教授、心血管内科张心刚教授、重症医学科医生张健和武汉协和本院的王晓静医生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这是中国医大一院驰援武汉医疗队抵达后,团队间的第三次合作。


“大夫,大夫!”一声声紧急的呼叫打破了病房的宁静,2病室的责任护士通过手台急切地喊道:“快来看22床,呼吸困难!”


22床是一名64岁女患者,病情处于恢复期,根据临床症状及既往影像学资料,张健诧异:不应该突发呼吸困难啊?他三步并两步赶到病床旁,此时患者半卧位,双鼻道吸氧,呼吸极度窘迫,口唇已明显发绀。张健立即为她用面罩吸氧提升氧流量,同时进行心电血氧监护。新冠肺炎加重不该这么快啊?就在这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患者的血压开始下降,张健立即指挥护士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患者之前不是状态挺好,怎么突然重了,变化前发生什么了?”张健问护士。“她刚刚下地上卫生间,刚开卫生间门就上不来气。”护士说。


“侦探”医生  查出过敏性休克
如果是肺栓塞,患者每日下地活动,无基础疾病,下肢不肿,可能性比较小。这时,张健发现患者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肋下及剑突下有明显的凹陷。这是医学上的“三凹症”,常见于哮喘患者。“患者以前得过什么别的病吗?有什么过敏的或是哮喘吗?心脏有没有问题?”张健问。


“以前在家的时候坡上面打农药她在坡下闻到味都受不了,上不来气,休克,打过抢救针。”和患者在同一病房住院的老伴说。两句话帮助张健找到了病因——重度过敏,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张健立即进行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肾上腺素、甲强龙静推、快速扩容、请示上级医师、完成气管插管准备……一系列抢救一气呵成。


伴随精准判断和及时抢救,患者逐渐好转,血压血氧回升,慢慢睁开眼睛……


真相大白  消毒水成致命过敏原

这时,张健才有时间对病因进行查询。当他打开卫生间时,能闻到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原来引起过敏的竟然是含氯消毒液。不久,老阿姨的神志完全恢复,血压平稳,指脉氧100%。


此时,阿姨的老伴双手合十,激动地说:“你们太不容易了,谢谢你们,辽宁来的救命恩人。”几句话说的心里暖暖的,让医患的心更近了,厚厚的防护服,隔开的,是病毒,隔不开的,是人间大爱。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主办单位: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管理委员会
电话:024-83777911 传真:024-8377700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92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547号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2416号-2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