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自贸区沈阳片区创新推出“中欧班列综保区前站式集拼”业务模式,成为省内首个实现海关监管下零散货物保税出口拼箱发运的试点。该模式通过利用综合保税区功能前置查验环节,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搭乘中欧班列时因拼箱查验导致的成本高、耗时长等痛点,为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痛点破解:从“二次掏箱”到“一次通关”
以往,小微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时,因单批次货量小需采取拼箱发运。海关查验时,需将整箱货物全部掏箱逐一检查,查验后重新装箱加固。这一过程不仅产生高额二次装箱费用,还延长了集装箱周转时间,影响班列发运效率。
创新亮点:保税前置+智能监管
企业反响:降本增效看得见
“以前拼箱出口查验至少要耽误两天时间,现在当天就能完成装箱发运,成本降了三分之一!”沈阳某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模式已吸引省内多家小微企业参与,预计年内带动拼箱货量增长30%。
此次创新是沈阳片区深化“区港联动”改革的又一成果,标志着中欧班列(沈阳)集疏运体系迈向精细化、高效化,为东北全面振兴开放型经济提供新样板。
供稿:制度创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