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沈阳综保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2022年,省、市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对沈阳综保区进行规划调整。在海关总署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沈阳综保区调整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沈阳综合保税区调整规划范围的复函》(国办函〔2024〕52号),调整后的沈阳综保区规划面积4.22平方公里,仍为两个区块,包括近海园区2.22平方公里和桃仙园区2平方公里。

2025年10月30日,按照验收程序,由沈阳海关牵头,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和省外汇管理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顺利完成对沈阳综保区近海、桃仙两个园区的规划调整联合验收,标志着沈阳综保区规划调整建设任务全面落地,对外开放功能平台再迎提质升级。

验收组严格对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础和监管设施验收标准》,通过实地核查、设备演示、系统调试等方式,重点检查隔离围网、卡口设施、监管仓库、监控系统等核心设施。在现场验收中,两大园区均展现出高标准建设成效:近海园区新建6150米全封闭围网,配备4进4出智能卡口及全覆盖监控系统;桃仙园区8182.77米围网配套156对红外报警装置,实现视频存储3个月无盲区监管。两园区均完成“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办公配套保障24小时监管值守需求。

联合验收组组长、沈阳海关副关长张君表示,沈阳综保区基础设施与监管设施符合验收标准,联合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下一步,沈阳海关将全力支持沈阳综保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深化“保税+”业态创新,打造向北开放战略枢纽,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开放动能。

近年来,在省、市高位统筹协调推进下,在沈阳海关大力支持下,沈阳综保区坚持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产业集聚、招商攻坚和通道拓展,推动园区发展质效全面提升。其中,近海园区主要开展保税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等业务,初步形成了以圆融科技、盛源智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保税加工,以华强生物、白卡门为代表的化妆品和农产品保税加工,以明和欧亿艾姆、天彤电力装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加工产业;桃仙园区重点推进航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保税维修、保税展示等“保税+”业态创新发展,现已集聚沈飞民机、上飞飞机装备、爱夫迪、汇程纵达等一批高端制造业企业和中外运、共勤等一批现代物流企业,京东、菜鸟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和阿登高原、辽宁东北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营,保税加工中心、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多式联运中心等一批高标准载体设施相继竣工投用。

在2024年度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沈阳综保区在全国154个综保区中排名第45位,较上年度跃升33位,取得了自2019年封关运行以来的最好成绩。
下一步,沈阳综保区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沈阳海关、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和省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以调规验收为新起点,科学谋划,精准发力,聚焦产业升级,推动业态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巩固发展成效,不断破解短板问题,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努力实现沈阳综保区大发展、大进位、大提升,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中贡献综保区力量。

供稿:综合保税局